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科概况
学科概况

本学科的基础数学于1979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评为扬州师范学院首批一级重点学科,1994年成为江苏省首批重点学科。2003年,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分别获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数学一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建立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基础数学为江苏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数学一级学科为江苏省十二五 十三五重点学科。

  1.  定位与目标

以提升本学科整体实力为目标,形成传统优势支撑、内涵外延并重、交叉融合引领的学科建设模式,将本学科建成具有基础研究优势并在多学科广泛应用的省内一流、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努力建成一支国际化程度高、研究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团队,跟踪学科前沿,聚焦学术难题,产生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重要成果;充分利用扬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建立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交叉研究成果,提高本学科对扬州大学其他学科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2. 优势与特色

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兼顾基础和应用均衡发展,形成了“重视基础、强化应用、推动交叉”的学科发展特色。重视微分几何、代数学等传统优势方向的发展,研究团队结构合理。在辛流形和微分方程几何方法,Hopf 代数的构造和分类,非线性微分包含等方面持续推进。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机制,在传染病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为学校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全球 ESI 排名前 1%做出重要贡献。

  3. 学科方向设置

本学科现设代数学、代数编码、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非交换代数几何、复分析、拓扑学等学科方向。

  4. 国内外影响

经过60余年的办学积淀,学科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数学学科评估结果为 B-,入选“2020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2019 年学院成为国家天元数学中部中心和江苏省应用数学中心主要成员单位。近五年共举办 26 场国际学术会议、78 场国内学术会议,教师中 30 余人次赴国(境)外名校合作研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 Adv. Math., Trans. AMS, J. Funct. Anal.及《中国科学:数学》等期刊发表论文 500 余篇,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项,本学科成员曾获江苏省科技大会奖1项(1978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5项、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相关科研成果被科技日报、科学网等媒体报道。

本学科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十三五”期间,毕业硕士生123人、博士生24人,其中外籍博士5人。与印尼玛琅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41人。出站博士后10人,其中外籍博士后2人,2020年底,本学科在校硕士研究生156人、博士研究生41人,其中外籍博士8人。在站博士后20人,其中外籍博士后10人。五年来,获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14项,省优秀硕士论文8篇,在《中国科学:数学》、Glasg. Math. J. 、J. Algebra等期刊发表论文。就业率连年保持100%。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数学类)获得一等奖(全国第九名)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在2017、2018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电话:0514-87975509    邮编:225002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Copyright@ 2025 扬州大学数学学院 All rights recei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

扫一扫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