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正值全国科普月期间,由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市科技局联合主办,扬州大学数学学院与扬州市树人高级中学共同承办的科普讲座顺利开展。“新视野”数学科普团队成员、我院青年教师于陆洋以“用高中数学玩转神经网络”为题,为高中生讲授“只用加减乘除就能搭建的AI模型”。
本次报告以 “深度学习的应用背景、神经网络思想、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以及我国在 AI 领域的成果” 为四大逻辑线索,通过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讲解节奏,为听众清晰搭建起从 AI 基础认知到前沿技术视野的完整知识框架。报告开篇,主讲人先以时间为轴梳理人工智能的三代发展脉络,让听众快速建立对 AI 技术演进的宏观认知。随后,报告从生物原理切入,拆解神经元的工作机制,再以此为类比引出神经网络的模仿逻辑,清晰阐释神经网络 “自主学习数据规律” 的核心原理,将抽象的技术逻辑转化为可感知的认知过程。在核心的数学基础部分,报告紧密立足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以 “数学成绩与理科成绩的线性回归” 为切入点,用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参数求解逻辑,通过平方误差、代价函数等概念,结合导数、函数极值等高中数学知识,讲解模型误差优化的基本方法,打破 “AI 数学门槛高” 的认知误区。最后,盘点我国AI成就与芯片、开源短板,引导学生立足数学投身基础创新。
本次讲座为我院今年科普月期间开展的“科普进中学”系列第6场,后续,学院将继续把大学数学科普资源向市域中小学辐射,助力扬州青少年科创后备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