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师资队伍Faculty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教授 / 正文

唐元生

唐元生,男,19659月生,湖南祁东人,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二级,2018-),博士生导师(2006-),分别于华中工学院应用数学专业(1985.7)、中国科技大学基础数学专业(1988.6)、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信息科学专业(2000.3)获得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8.6-1996.9,青岛大学助教(1988.6-1992.4)、讲师(1992.5-1994.4)、副教授(1994.5-1996.9)。

2000.4-2002.6,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部客座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2002.7-2003.6,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研究员(Research Fellow)。2003.7-2004.6,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实验室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

2004.6-现在,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学术荣誉与兼职:

1995年获青岛市科委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On the regularity properties of additive functions);1996年获青岛市科委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Katai猜想和它的反问题);1997年获青岛市科委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Katai猜想的应用);IEEE 会员;入选江苏省第三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2007);扬州大学数学一级博士点负责人(2011-);江苏省数学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扬州大学,2011-2019);江苏省工业与应用数学会副理事长(2010-2019)。

社会兼职:

中国侨联委员,扬州市政协委员,扬州市侨联常委,扬州大学侨联主席,中国致公党扬州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纠错编码理论、密码学、数论以及组合图论,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2项,主持在研或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

目前主要从事纠错编码与信息安全方面的数学基础研究工作。分组码的迭代译码算法一般是在各次迭代中产生的候选码字里面选择最好者作为输出。在分组码的迭代译码算法的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候选码字的最优性或拟进行的迭代过程的必要性的判定条件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这些判定条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迭代译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通过以计算机模拟来选择搜索中心,提出了一种设计迭代的译码算法的方法。设计出来的译码算法与长期以来获得广泛应用的Chase译码算法相比,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以不到二分之一的迭代次数而达到相同的译码错误率。还证明了著名的GMD和Chase译码算法在严格的意义下的渐近最优性。关于格子图上的Viterbi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确定所有的最佳分组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只需利用纠错码的产生矩阵,特别是其计算量几乎可以忽略。关于基于接受向量可靠性顺序的译码算法,证明了限界距离译码算法的渐进最优性。关于作为5G核心技术的LDPC码和极化码,解决了通过矩阵扩张构造LDPC码中的最短平衡环的确定问题,首次对混合多核极化码的极化性给出了严格证明。

解决了匈牙利科学院院士Katai教授提出的一个有关数论函数的反问题的猜想。关于代数二部图D(k, q)的围长的猜想的研究是目前的最佳结果。关于著名的Feigenbaum函数方程,以构造性的方法给出了凸解和光滑偶解。

 

电话:0514-87975509
邮编:225002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版权: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